“本屆政府上臺以來,利率市場化加快,金融改革穩妥推食品進,明顯感覺目前改革在加快。”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傢連平昨日向《第一財經日報》記者表示。 12月1食品6日,中國政府網發文,盤點瞭本屆政府成立以來出臺的重要金融政策及成效。 在完善金融宏觀調控方面,我國推進人民幣利率市場化,非對稱下調存款貸款利率,定向降低存款準備金率,完善金融監管政策,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。加大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力度方面,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,拓寬金融食品服務“三農”發展,金融支持小微企業發展,降低企業融資成本。 “貨幣政策適用新的經濟狀況,經濟運行狀態發生瞭變化,又能夠針對薄弱環節,三次降息、定向舉措創新不斷,對於服務實體經濟也有很大幫助。”連平稱。 除此,深化金融改革方面,建立存款保險制度,建立開發銀行住宅金融事業部,深化農業發展銀行改革,開展民營銀行試點,擴大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規模,推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,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,拓寬外匯儲備運用渠道。 在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方面,建立金融監管協調部際聯席會議制度,界定中央和地方金融監管職責,防范重點領域金融風險。擴大金融對外開放方面,啟動滬港通交易試點,金融支持上海自貿區建設,推動雙邊本幣互換。 那麼,明年是否有更多政策可期? 商業銀行法修改 “貨幣政策應具有針對性、靈活性和前瞻性,”在連平看來,目前的貨幣政策方面具有針對性,但靈活性和前瞻性相對仍然較弱。“特別提醒市場,不要把利率匯率的預調微調認為是貨幣政策變寬松瞭,貨幣政策主基調還是穩健為主,松緊適度。” 連平表示,今年從存款和流動性來看,是一松一緊,流動性相對松;存款雖然經歷過一次存貸比的調整,但還是比較緊。明年兩者可能都比較松,這和政策管理框架變化有很大關系,這樣的情況下,市場活躍度相對會高些,對股市和銀行業市場、對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各方面來說都是有利的。 連平向本報記者預測,明年利率和匯率市場化推進在加快。實質性動作將加大,存貸比調整是大趨勢。“明年將進行商業銀行法的調整,存貸比調整方7m福利導福航第一站面,將增加分母。有可能帶來準備金率的小幅度下調,對整個銀行體系的影響會比較大。”連平說。 今年,經國務院同意,銀監會調整存貸比計算口徑。設立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偏離度指標,要求商業銀行月末存款偏離度不得超過3%。調整存貸比計算口徑和設立存款偏離度指標,有利於釋放商業銀行信貸投放空間,緩解“沖時點”行為,進一步發揮“有扶有控”的差異化政策效果。 2014年7~9月,商業銀行日均存貸比與原口徑相比平均下降2.2個百分點。三季度末,18傢主要銀行的衛生加權平均存款偏離度為1.7%,較6月末下降3.14個百分點。 |